欧美一区三区三区高中清不卡蜜桃-欧美精品乱码久久影院-精品国产肉丝袜久久不卡-岛国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首頁 > 學術中心 > 臨床文獻

中國醫療前沿 2012年4月 第7卷 第7期


聚-DL-乳酸防粘連膜應用于脊柱外科手術51例
鐘喜紅 吳偉



摘要: 目的 觀察分析聚-DL-乳酸防粘連膜用于脊柱手術后防止硬膜外粘連的療效。方法 選擇我院行脊柱手術患者103例,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均使用指定術式。術后于觀察組硬膜外放置可吸收防粘連膜,對照組則不放置該膜。術后隨訪,并以Frankel評分對兩組患者術后療效進行評價。結果 術后觀察組Frankel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 結論 聚-DL-乳酸防粘連膜是安全有效的防粘連材料。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the Poly-DL-lactic acid film applied after Spinal surgery. Methods There were 103 patients,and the Poly-DL-lactic acid film was placed at lamina defect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did not use the film.All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Calculate the Frankel score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mpare with the control group. Results The Frankel score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much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 P <0.05). Conclusion The poly-DL-lactic acid film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material for preventing peridural adhesion.


關健詞: 硬膜外粘連;聚乳酸膜
Meta Keywords:Peridural adhesion; Polylactic acid film

      脊柱外科手術后,常發生硬膜外瘢痕和粘連,是導致下腰椎手術失敗綜合癥(FBSS)的重要原因,嚴重影響患者預后及二次手術效果。Baton等認為對此類FBSS患者行手術治療的滿意率只有48% [1] 。因此如何防止術后硬膜外粘連成為脊柱外科較為關注的問題。筆者于2009年使用DIKFILM? 型聚-DL-乳酸可吸收醫用膜對51例脊柱手術患者進行術后防粘連處理,取得了滿意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對象
      選取我院行脊柱手術患者103例,包括椎管內神經鞘瘤9例;壓縮性骨折伴不全癱26例;爆裂性骨折伴不全癱39例;腰4、5椎間盤突出14例;腰5、骶1椎間盤突出9例;腰5、骶1椎間盤突出伴椎管狹窄2例;腰4、5伴腰5、骶1椎間盤突出4例。其中術后使用可吸收醫用膜者為觀察組,共51例;不使用可吸收醫用膜為對照組,共52例。
1.2 方式
      患者取俯臥位,后正中切口,暴露傷椎及其上下各一個椎體,均切除部分/全部椎板,切除/不切除椎間盤。手術完畢并徹底清創止血后,在椎板缺損區放置大小合適的防粘連膜,隔開硬膜囊和骶棘肌,常規關閉切口。對照組采取同樣術式,但不放置防粘連膜。術后兩組患者均常規抗生素處理,臥硬板床,行雙下肢直腿抬高功能訓練。
1.3 材料
      術中所用防粘連膜為DIKFILM ? 型聚-DL-乳酸可吸收醫用膜,規格為30mm×30mm和50mm×50mm。該產品為白色織狀物,質地較柔軟,對機體組織無損傷。
1.4 術后隨訪及療效評定
      術后103例患者均獲隨訪,根據Frankel評分對兩組患者預后進行評價。評分結果使用SPSS進行統計學處理。聚-DL-乳酸防粘連膜應用于脊柱外科手術51例
2 結果
      術后兩組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無紅腫滲液及竇道形成等炎癥表現,血常規及肝腎功能均正常。術后1W、4W、24W隨訪,并根據Frankel評分對兩組患者預后進行評價。評分結果使用SPSS進行統計學處理。
2.1 Frankel評分
      A:損傷平面以下深淺感覺完全消失,肌肉運動功能完全消失;B:損傷平面以下運動功能完全消失,僅存某些感覺;C:損傷平面以下僅有某些肌肉運動功能,無有用功能存在;D:損傷平面以下肌肉功能不完全,可扶拐行走;E:深淺感覺、肌肉運動及大小便功能良好,可有病理反射。術前兩組Frankel評分情況差別無明顯差異( P >0.05)。

2.2 術 后1W,兩 組Frankel評 分 情 況 差 別 有 明 顯 差 異( P <0.05),見表1。

2.3 術 后4W,兩 組Frankel評 分 情 況 差 別 有 明 顯 差 異( P <0.05),見表2。

2.4 術 后24W,兩 組Frankel評 分 情 況 差 別 有 明 顯 差 異( P <0.05),見表3。

3 討論

      脊柱手術后造成的局部損傷主要通過纖維組織增生進行修復。修復過程一般經過血腫充填、肉芽組織形成,之后肉芽組織轉化為瘢痕組織,最后形成所謂的椎板切除膜。早在1974年,Larocca就提出了“椎板切除膜”理論,認為椎板切除術后硬膜和神經根周圍的粘連主要來自直接覆蓋在硬膜上未經處理的骶棘肌粗糙面和手術剝離的骨膜纖維層 [2] 。這種椎板切除膜多比原來的椎管后壁前移,造成繼發性椎管狹窄,壓迫硬膜囊或神經根,使術后癥狀復發。一般而言,這個病理生理過程會持續2-4周。一些學者 [3] 對椎板切除術后患者再次手術時發現,原手術部位均有瘢痕形成與硬脊膜粘連,壓迫硬膜囊及神經根,認為椎板切除術后療效欠佳的重要原因不僅是腰椎不穩,更重要的是硬脊膜外瘢痕的形成。根據這一理論學者們推論在硬膜和骶棘肌之間放置屏障材料就可以阻止硬膜周圍纖維組織的增生 [4] 。

      Lisa等 [5] 在給母羊行腰椎間盤切除后,觀察聚乳酸膜對預防術后硬膜粘連的效果,在實驗中發現,聚乳酸膜能有效的抑制瘢痕組織的形成及顯著減少炎癥反應,起到硬膜和骶棘肌之間的物理隔離作用,具有良好的防硬膜粘連性能。

      纖維疤痕的形成在2周內活躍,3周后膠原纖維的合成增加減少。成一層纖維結締組織膜。聚乳酸膜在瘢痕形成的初期利用膜的物理屏障阻止了纖維粘連的形成,待膜完全降解吸收后,成熟的纖維疤痕組織形成了自然的屏障腔隙,降解過程與纖維組織合成過程趨于同步,從而達到防止粘連的目的,據報道該材料還可抑制成纖維細胞的增生和膠原的分泌 [6] 。聚乳酸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吸收性和降解可控性,PDLLA防粘連膜在體內可分解為乳酸單體,經三羧酸循環代謝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最終經大小便、呼吸道及汗液等排出體外,無任何有害代謝或降解產物殘留 [7] 。

      聚-DL-乳酸防粘連膜生物相容性好,用于人體未見局部或全身不良反應;使用方便,可在術中根據需要任意裁剪,無需二次手術取出。根據筆者臨床觀察,有確切的防粘連效果,是目前較理想的防粘連材料。

參考文獻
      [1]Buton CV, Willis WHK, Hing KY,  et al . Cause of failure of surgery on the lumber spine[J].Clin Orthop,1982,(157):191-199.
      [2]La Rocca H, Macnab I. The laminectomy membrane. Studies in its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effects and prophylaxis indogs[J].J Bone Joint Surg Br,1974,56B(3):545-550.
      [3]陸裕樸,王全平,李稔生,等.腰椎間盤突出癥再次手術治療[J].中華骨科雜志,1991,11(2):81.
      [4]唐欣,楊述華.預防椎板切除術后硬膜周圍粘連的研究概況[J]中國脊柱脊髓雜志,2003,13(12):754-757.
      [5] Lisa S, Jeffrey M, William C,  et al . Bioresorbable film for the prevention of adhesion to the anterior spine after anterolateral discectomy[J].Spine,2009,9:411-417.
      [6]趙建華,王民剛.聚乳酸薄板預防椎板切除術后硬脊膜外纖維瘢痕粘連的實驗研究[J].中國脊柱脊髓雜志,1997,7(6):254-257.
      [7]Athanasiou KA, Niederauer GG, Agrawal CM. Sterilization, toxicity, biocompatibility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poly-lactic acid/polyglycolic acid copolymers[J].Biomaterials,1996,17(2):93-102.